繼年初發布120億元投資計劃后,川發龍蟒于5月27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攀枝花川發龍蟒擬投建年產20萬噸新材料項目,總投資額預計72.5億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年產20萬噸磷酸鐵和年產30萬噸硫酸生產線及廠房、倉庫、研發中心、員工倒班宿舍等配套設施。
完善新能源領域產業布局
此番投建一期項目預計2022年9月開工建設,在2024年9月前竣工投產。二期項目預計在2025年1月開工建設,在2026年12月前竣工投產。
通過投建此項目,將有利于完善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實現公司產業鏈"固鏈、強鏈、補鏈、延鏈",提升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公告顯示,近年來公司存量磷化工主營業務保持持續穩健增長,在此基礎上公司積極布局新能源、新材料增量市場。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加、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提升的因素,磷酸鐵鋰市場需求強勁,市場需求量增速較快、產品價格持續上行。預計新能源汽車產銷將持續放量,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繼續保持增長,磷酸鐵鋰市場需求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項目所需產業優勢方面,據公司介紹,公司部分具備實施項目所需的上游礦產資源,在精細磷酸鹽領域,特別是工業級磷酸一銨和飼料級磷酸氫鈣細分領域市場份額長期保持全國領先水平,通過"肥鹽結合、梯級開發"的模式,配套生產肥料級磷酸鹽及復合肥,實現精細磷酸鹽與肥料磷酸鹽的效益最大化。工業級磷酸一銨已成為新能源電池(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前驅體磷酸鐵的重要原料之一,公司工業級磷酸一銨系全球產量最大的工業級磷酸一銨生產企業。
此外,公司還公告,全資孫公司南漳龍蟒磷制品公司擬投建年產5萬噸新能源材料磷酸鐵項目,同時建設年產40萬噸硫磺制酸,項目總投資額為4.9億元。
曾發布120億元投資計劃
回溯公告,川發龍蟒曾于2022年2月公告,擬以全資子公司德陽川發龍蟒新材料有限公司為主體在德阿產業園投資120億元建設德陽川發龍蟒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20萬噸磷酸鐵及配套產品,一期項目預計2024年12月建成投產。
川發龍蟒4月28日晚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29億元,同比增長64.0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3億元,同比增長145.7%;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對于營業收入的增長,川發龍蟒稱主要系公司銷售產品價格上漲,影響收入同比增加。報告期內,磷化工行業延續2021年以來的景氣周期。
華安證券研報顯示,川發龍蟒位于西南地區,鋰礦資源豐富,電力成本較低,西南地區豐富的資源及完整的產業鏈將有助于公司深耕西南地區,加速切入正極材料賽道。公司有望通過快速切入新能源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領域,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
5月27日,川發龍蟒還發布了另一則公告。擬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荊州川發龍蟒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冊資本4.8億元。荊州川發龍蟒經營范圍包括磷酸鐵、精細磷酸鹽、飼料級磷酸鹽、肥料、復合肥、無水氟化氫、石膏建材、硫酸、合成氨等的生產及銷售。
投資設立荊州川發龍蟒,旨在積極推動后續在湖北省松滋市投資建設磷酸鐵新能源材料及配套項目的落地實施。磷酸鐵屬于公司核心產品工業磷酸一銨下游產品,建設磷酸鐵新能源材料及配套項目是以存量產業為基礎向下游的有效延伸,可充分利用公司現有磷資源、提升產品附加值,符合公司“稀缺資源+技術創新+產業鏈整合”多資源循環經濟發展戰略,有利于完善公司產業鏈,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能力。
據賽迪顧問統計,今年以來,有60多家企業宣布了鋰電產業鏈的投資計劃,從投資方向來看,動力及儲能電池產業投資占比37%,鋰電池材料產業投資占比61%,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占比約2%。從投資金額來看,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投擴產項目的投資占比達68%。
(責任編輯:王晨曦)